成大醫院放射線診斷部採用雙射源電腦斷層掃描系統


雙射源檢查:

提升掃描速度,降低輻射劑量,對於孩童以及無法吸閉氣配合的病患,可提升影像品質,增加診斷的準確率。雙源掃描,可應用於某些物質的定量與區別,例如用於去除顱底骨頭以及各種骨科的金屬植入物,可清晰呈現顱底血管以及減低金屬造成的假影。

超低輻射劑量:

一系列輻射防護軟體及硬體設計,堅持以最低劑量保持影像最佳品質。有效結合硬體設備及軟體功能,可依受檢者體型做自動調整,在提供最清晰影像的同時也給最受保護的檢查輻射劑量,只要心跳夠慢,能讓心臟冠狀動脈掃描輻射劑量接近一毫西弗(1mSv),讓受檢者不需接受不必要的輻射曝露。

超快速全身掃描:

每秒內可完成43公分的高解析影像,讓急重難罕病患接受最有效率的檢查過程。適用於急重症或是嬰幼兒檢查,像急診、骨折、重創病人最需要迅速地診斷及治療,雙源電腦斷層掃描儀的快速移動掃描模式,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影像,讓病患能快速進入治療流程。

icon 雙源CT-最保護人體的心臟掃描
  1. 心臟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。
  2. 受檢查者需屏住呼吸約10秒且克服高心率,較傳統CT較低的輻射劑量,即可完成心臟檢查。
  3. 對於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胸悶、胸痛的病患,可提供最快速的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血管鈣化的心臟攝影,提供醫生更多對於病患冠狀動脈的資訊,能夠選擇最佳治療方式。
icon 雙源CT-單次掃描的三維血管造影
  1. 中風為全世界第二大死因。
  2. 有效地檢查出患者血管瘤的位置、大小及生長狀況,以三維立體方式呈現病灶,快速將血管與附近組織及骨頭做清晰分離,幫助醫生判讀及治療方式的選擇。是非侵入性心血管檢查最佳利器。
  3. 雙源CT可根據受檢者狀況,僅利用一次掃描便提供傳統CT需兩次掃描影像,省下受檢者接受第二次掃描的輻射劑量,保護受檢者。
    icon 相關案例

    一位102歲人瑞阿嬤因急性胸痛被送到成大醫院就診,懷疑是心肌梗塞,一般是做心血管檢查,不過因屬侵入性檢查,且所需檢查時間較久,對年歲已高的阿嬤來說風險相對較高;於是決定幫她做最新的高階雙源炫速256切電腦斷層掃描,憋氣短短10秒內就完成檢查,透過電腦處理即可呈現3D立體影像,完整呈現心臟的內外觀。

    過去要檢查心臟冠狀動脈,都靠超音波或心導管檢查。但是,超音波檢查有許多視角會受到阻礙,且無法做到立體影像。心導管則屬侵入性檢查,常被患者視為畏途,尤其是沒有症狀的高危險群更難接受;後來雖有非侵入性的多層次電腦斷層掃描儀取代心導管檢查,惟檢查品質會受到呼吸及心跳的影響,高階雙源炫速256切電腦斷層掃描,可縮短閉氣時間以及克服高心跳,提升影像品質及協助病患完成檢查。

    成大醫院引進高階雙源炫速256切電腦斷層掃描儀,擁有最快取像快門,掃描一圈只要0.28秒,且最快速移動掃描不失真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43公分,足以執行免閉氣掃描,可應用於急重症無法憋氣的病患及年幼的孩童,取得更好的影像以供診斷。

    成大醫院放射線診斷部蔡依珊醫師指出,雙球管掃描技術,將取像快門速度提升,因此可克服高心跳狀況,心跳過速以及心律不整再也不是斷層掃描儀的天敵,且心臟內三條冠狀動脈就算直徑小於4公釐,也能完整呈現,血管內壁有無阻塞一目瞭然。

  • 蔡依珊醫師並指出,此一雙球管射源開啟不同射源掃描條件取像,經由電腦運算,可提供不同組織的區辨,如應用於去除金屬、骨頭及鈣化組織,也可定量化組織內的含碘量,用於分析腫塊的血流滋養程度等,也可量化鐵與身體組織的沉積量。在應用上,能有完整去除顱底骨的功能,不僅能有效分離包埋於顱底內的頸動脈,以清楚清晰呈現解剖位置。還有解決以往金屬植入物於電腦斷層儀造成極大假影,而造成影像品質不佳及判讀不良的窘境。

    蔡依珊醫師表示,非侵入性檢查,一直是醫療科技的努力方向;低輻射,也是影像學檢查努力追求的目標。以結合硬體設備及軟體功能,成大醫院256切電腦斷層儀可依受檢者體型做自動調整,以最低的檢查輻射劑量,提供最清晰的診斷影像,像心臟掃描輻射劑量,只要心跳夠慢,甚至可接近一毫西弗(1mSv,約半年的輻射年背景值)取得影像。而在孩童方面的應用,而且因為雙球管掃描縮短檢查時間,接受檢查的輻射劑量也跟著降低,符合孩童影像ALARA(最低的合理輻射量)檢查準則。

    除了可提供非侵入性的冠狀動脈影像,成為心導管外另一種診斷冠心病的先進診斷儀器,高階雙源炫速256切電腦斷層掃描儀還可用在:術後瓣膜評估、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追蹤、頸動脈狹窄分析&腦灌注分析等。